YD's blog

Posted 四 03 8月 2017

3 months at appier

在 appier 三個多月了,是時候分享一下這段時間的小小心得。

關於工作內容

我的部門為 CM (Campaign Management),中文的部分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,姑且就稱為「廣告活動管理部門」。在這裡,我們多數的時間就是在監控廣告。監控廣告這詞兒非常攏統卻又精準,基本上我們在做的事情非常類似股票交易員的角色,只是操控的物件改為數位廣告而已。舉個具體的例子,某企業和 appier 簽了合約,客戶提供了一筆預算 $x$,並提供他所期待的目標,例如客戶希望在廣告的走期內,達到 $y$ 千個曝光、$z$ 個點擊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我們開始投放廣告,並作監控。對於客戶而言最重要的,就是在我們達到這樣的廣告效益後,最終能轉換成他們實質的營收。而我們從中賺什麼呢?就是賺廣告投放的差價,事實上我們能夠達到客戶的 KPI 但也許不需要花足 $x$ ,這中間的差價就是獲利源。當然,廣告計價的方式很多種,剛剛提到的客戶就有兩種計價的可能 CPM (Cost Per Mille),CPC (Cost Per Click),也就是說,合約上除了客戶提供的預算外,加上提供的目標,就可以根據 $x$、$y$ 和 $z$ 得到 CPM: $\frac{x}{y}$ 及 CPC: $\frac{x}{z}$,當然,隨著數位行銷的成熟,演變出更多不同種的計價方式如 CPI (Cost Per Install)、CPL (Cost Per Lead) 或 CPCV (Cost per Complete View) 甚至是 CPx optimize CPx' 等。廣告競價的過程,也是非常多元,行之有年又算主流之一的當然就是所謂的「即時競價」 (RTB, Real Time Bidding),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連結的文章,算是對 RTB 有深入淺出的介紹。

以上的工作內容和以往的性質差異甚大,還是會覺得偶爾也是要寫寫程式練練手感。所以後來在第一個月就開發了一個簡單的監控平台,隨著使用者(好同事)的需求變多,後來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越複雜,除了對接公司的 API 外,又去串接 Google spreadsheet,也算是小有收穫(也因此得到公司的一台虛擬主機,就不用花自己的錢了哈哈哈)。

關於工作環境

論工作環境,有常態性的零食、飲料冰箱和水果,但常常吃完(葡萄串不到一小時變枯枝)。每月可以享有一次15分鐘的肩頸背按摩,開立社團每半年每人有五百元補助,實報實銷 ; 每季補助部門聚餐費用 ; 業績好員工聚餐 ; 每年出國員旅全額補助。打到這裡,覺得有這樣的福利在台灣應該真的算少了。

個人覺得,硬體設備是附加價值而已,最主要還是自己工作的氣氛和工作內容才是能不能久待的關鍵之一(當然還有待遇XD),論周遭同事,我們部門應該是最年輕的,年紀幾乎都在 $26\pm3$ 歲,組成以國企、財金、經濟、會計、統計居多,少數數位行銷和唯一心理系XD。各個都有特殊專長或特殊嗜好,比較可貴的是,大家都是好相處的人,完全不會有勾心鬥角的現象,有困難大家都很樂意互相支援,工作上要展現專業時都很有架勢(這點真該好好學習),私底下該屁的時候也是屁到不行的屁孩,尤其是我的小主管,能放能收,令人折服。

後話

當時在離開上一份工作時,其實有點猶豫,寫程式,是考驗及驗證自己的思維邏輯以及無止盡的解 bug 。在一定的時間內,不一定有任何收穫,一旦突破,一切豁然開朗,我喜歡這種感覺。彈性工時與做自己喜歡的事,確實是非常吸引人,對我來說真是完美的舒適圈。而在此時,我卻選擇新的工作,新的制度與新的工作內容,一切未知的情況下,我還是想去試試。 現階段算是過了摸索期,正處於成長期,先好好努力茁壯(半年?),等到了平穩期後,再來思考下一階段的探索之旅。

Category: WorkNote
Tags: Life